- 来源:贵州省人民政府网
- 2021-10-15
- 浏览量:5040
- 赞:10
近年来,遵义市着力保障酱酒生产优质原料供应,实施“质量提升、市场保购、绿色发展”三大工程,有效促进红粱全产业链发展,推动优质红粱扩面增产、提质增效。
实施“质量提升工程”
建强红粱“生产链”
标准化育良种。收集和保护本地红缨子、红珍珠等优良种质资源,选育具有支链淀粉含量高、玻璃质含量高、抗逆性好等特点的优良新品种,进行推广种植。目前,全市有红粱种质资源158个,成功选育红粱优良新品种5个,实现红粱良种种植覆盖率达100%。
规模化建基地。综合考虑气候、地形等自然因素,在仁怀、习水、播州等地,建设地方酱香酒用绿色红粱原料重点产区。2020年以来,建成万亩有机红粱产业示范带2个、30万亩以上红粱种植大县1个、20-30万亩红粱种植县3个、万亩以上规模化红粱种植乡镇50个。
品牌化增效益。组建遵义高粱研究所,修订完善红粱制种、种植、储存、质量检测等系列标准,强化“两品一标一规范”认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GAP良好农业规范),推进“遵义红粱”种子商标注册保护,形成“遵义红粱”特色品牌。同时,推行生产投入品“合格证”制度,率先建立红粱质量追溯体系。
订单收购保价格。地方酱酒企业同步实行订单种植、保护价收购本地红粱,保障农户利益,提高种植积极性。
实施“绿色发展工程”
延伸红粱“价值链”
多元复种增效益。依托绿色、有机认证地块资源,坚持土地用养结合,推行绿肥种植和休耕轮作,推广“红粱+”模式,同季套(混)种中药材、豆类、薯类等农作物,错季轮种蔬菜、食用菌等农作物,提高土地产出率。如,习水县开展“红粱+秋马铃薯”复种,仁怀市实施红粱与大球盖菇、紫薯三季分带轮种模式,实现产量产值成倍增长。
循环利用治固废。通过研发红粱秸秆青储饲料,推广红粱秸秆粉碎还田、腐熟还田增加土壤肥力和有机质等,无害化处理秸秆。在播州区鸭溪镇建设生态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实现酒糟综合利用。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指南针微信号
-
引领地标产业 助推黔货出山——记遵义电视台采访贵州指南针公司 03-01
-
跨界融合 借地标产品助黔货出山 02-21
-
贵州指南针公司2016年年度工作总结大会暨2017年年会成功举行 01-17
-
贵州指南针公司赴湄潭县核桃坝村进行调研考察并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01-12
-
贵州指南针公司再度蝉联“2016中国年度最佳雇主贵阳十强”榜单 01-06
-
年度完美收官之作——贵州指南针公司与湄潭芸香茶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01-03
-
助力食品安全保障工程——贵州指南针公司成功中标遵义市肉蔬流通追溯体系管理和运营服务采购项目 12-31
-
互联网创业潮里传统农业的突围变革 助力海林经济腾飞发展 12-10
-
《吃游记》强势荣登央视网(CCTV) 09-20
-
贵州指南针公司CEO覃邹出席2016第二届长春电子商务产业峰会 08-31
-
聚焦五个精准 贵州多措并举刺激消费 06-28
-
7个行业纳入全额退还增值税留抵税额范围,如何判断企业是否符合条件? 06-28
-
瞄准国际需求 拓展海外市场 ——贵州企业“走出去”成功路径观察 07-18
-
非凡十年看变迁丨贵州:脱贫主战场到数字新高地 06-07
-
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税费优惠政策指引 05-24
-
贵州拟在全国建立32个贵荟馆省外仓助“贵字号”产品出山 05-16
-
省农业农村厅等九部门印发《贵州省2022年农产品质量品牌提升行动方案》 07-05
-
围绕贯彻落实新国发2号文件 贵州发布500个产业招商引资项目 03-04
-
贵州两县入选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案例 07-05
-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 12-20
-
银企合作谋共赢——中国工商银行总行及贵州省分行领导莅临贵州指南针公司考察调研 12-06
-
贵州指南针公司受邀参加关于全市加快电子商务发展助力脱贫攻坚推进会 11-05
-
遵义日报《经济》专刊报道我公司——“智慧消费”零售模式助推黔货出山 10-31
-
品酱酒原则——品三口,饮三杯,喝三次 10-11
-
购置新型农机有补贴啦! 10-11
-
“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数字资源服务平台”亮相第十届中国知识产权年会 10-11
-
电商继续保持稳健增长,三大趋势不容小觑 10-11
-
辣椒立枯病的症状及防治 10-11
-
2019全球跨境电商市场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09-02
-
拟选定200个地理标志农产品重点培育推介和保护 09-02